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
第十七章

张须陀授技杨仁安

燕王府的演武场之内,群杰齐聚。先有雄阔海独舞熟铜棍。因雄阔海力大无穷,并且武艺也不弱,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,杨倓对此是非常清楚的。所以雄阔海只能单独下场。

而第二场,则是由两位儒将,尚师徒与秦淑宝双枪对决,两人虽然没有最终分出胜负,但是明眼之人,都看了出来,秦琼不敌尚师徒。

而在接下来,杨倓与格须陀下场切磋,场外之人,都被两人的武艺所折服,转眼之间,场中这一老一少,已经战了五十多个回合。

本来众人都认为,这两人也将很快就会收场了,因为这毕竟只是切磋武艺,并不是战场之上的生命搏杀。

可就在这时,场中两人就好像杀得兴起,已经忘记这只是一场切磋。在两人战到六十个回合之时,都同时出了自己的杀招,青龙三摆尾对上回身斩。

场上的突变,令场下之人都措不及防。同时发出了惊乎。“小心!”“不可!”“住手!”之声同时发出,但这些声音都起不任何作用。

刀与枪,都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快速而去,这一刻,又仿佛是那么的慢,好像是一个世纪,场下之人即怕看到最后的结果,又在心中想着奇迹的出现。

而就在这时,场中突然传来了两阵哈哈大笑之声。而场下之人定睛观看,发现杨倓的枪尖距张须陀的前心只有一指,而张须陀的大刀,距离杨倓的脖颈也只有一指,但却同时停了下来……

这让场下之人都长出了一口气,提着的心也可以放了下来。同时对两人力道拿捏之准,也是钦佩不已。如若用力稍稍再大一些,那就会血溅当场。

程知节看到这里,心中暗道,真是庆幸,自己还以为自己的功夫了得,还真是井底之蛙了,就算是我们三人之中,武艺最好的秦老大,要是尚师徒出全力的话,恐怕也走不到五十个回合。

而这位年纪幼小的燕王,更是让人没有想到,就是在张柱国的面前,也是不落于下风。还有这个雄大个,看起来虽然有些憨直,但是武艺应该还在张柱国之上,当日要是动起手来,那我们岂不是要吃大亏。

还好这位燕王,并没有与我一般见识。看起来,这位燕王确实是一位不错的王爷。并没有一般的那种高高在上、眼中无物的王爷。

杨倓与张须陀两人并没有感到,刚才这一幕有多么的凶险,都是一脸的轻松。同时两人的眼神之中,都有一种相互钦佩之情。

待两人同时抽枪撤刀之后,张须陀说道:“老夫没有想到,燕王殿下如此的年纪,就有如此高超的武艺,前途不可限量,真是后生可畏啊!”

“张柱国过讲了,刚才一战,小王只是侥幸而矣。不比张柱国底蕴深厚,假使再战去的话,小王就会大败而归了。

不过小王在此还要多谢张柱国,要不是在张柱国的威压之下,小王这回身三枪绝技也使不出来。”杨倓依旧谦逊的说道。

张须陀也是有些兴奋的说道:“老夫也是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。以老夫观之,燕王这路六合枪法,柔合了当年霸王项羽一字摔枪式,三国赵子龙的赵家枪法,还有一点让老夫有些疑惑,那就是在这六合枪法之中,还有一些与我大隋涿郡罗枪法有一丝相通之处。

不知燕王这路六合枪法,是受何人所授呢?可否告之老夫呢?”

杨倓一听,心道,是谁传授的,就是告诉你,你也没有听说过啊,这哪里光是这三家枪法,还有云台二十八之一的姚期枪法、三国姜维的姜家枪法、白马银枪高世季的高家枪。但是这些要是都说出来的话,还不把你们老家伙惊死啊!

杨倓有些无奈的说道:“不瞒张柱国,小王这路六合枪法,确实得一位高人传授,而那位高人却是一直没有告诉小王来历,在授艺月余之后,小王就再也没有见到过。而至于这套枪法的来历,小王也只是知道叫做六合枪法,其他的也不知首。这并非是小王有意隐瞒。”

张须陀听了之后,脸上带着一丝的失望之情,无奈的说道:“这确是一位世外的高人,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轻易能见到的,这也是燕王的福气所在。”

说到这里,张须陀精神又是一震,对杨倓说道:“燕王殿下,老夫这里还有一门绝技,不知燕王殿下可愿一观?”

杨倓一听,眼珠一转,心中暗道,没有想到,将这老家伙的瘾给逗上来了,看起来还得要让他尽兴才好。

想到这里,杨倓说道:“张柱国有此兴致,小王当然愿意奉陪。只是这知张柱国这一次,所展现的是何绝技呢?”

张须陀微微一笑,转头对罗士信说道:“士信,将老夫的铁胎弓取来!”

然后再回过头来,向杨倓说道:“老夫这里有一张强弓,力达九石。今日老夫见在燕王殿下之后,也是十分的高兴,所以就在燕王府中,展示一下老夫这个绝技。”

杨倓一听,就是有些乍舌,对张须陀说道:“张柱国,小王只是听说过九石之强弓,但是还从来没有见到过,而小王这燕王府之中,最重也就是六石之弓,小王虽然能够拉开,但对射艺方面,就无法说了……”

张须陀听完之后,微微的点头道:“燕王殿下能开得六石弓,也是实属不易了。这练箭之技,不单要看臂力,还要看天赋。

如果无此天赋,那就是终其一生,也无法达到箭艺的超一流水准。老夫这三位属下,武艺虽还都算了得,但是在箭艺方面,却是无过人之资。”

杨倓知道,这张须陀在隋末,可是一位箭术大家,遇高人岂可交臂而失之。杨倓对张须陀说道:“张柱国,小王也一直在习练箭术,但却是一直不得要领,今日在张柱国面前,小王就先为张柱国开个场,铺垫一下,还请张柱国不吝指教。”

杨倓在那一世,虽然也习练过箭术,但是那时的弓箭,与此时的弓箭相比,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。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,杨倓虽然也一直都在努力的苦练,但却一直不得要领,而尚师徒虽然武艺高强,但是在箭术方面,也并不是高手。

而今有了这样的机会,杨倓当然是不会放过。杨倓在接过弓之后,按照那一世的习练要领,张弓搭箭,瞄准。前方箭靶,‘啪、啪、啪’就连射了三箭,但这却是在步下。

张须陀在看完之后,只是微微一笑,并没有说什么。此时罗士信已经将铁胎弓递到了张须陀的手中,双腿一用力,催动胯下战马,战马一受力,就明白了主人的意思,在演武场中飞奔而起……

只见张须陀坐在马上,稳如泰山一般。在策马回来之后,张须陀左手持弓,右手摘出一支雕翎箭,搭在弓弦之上,而后双膀一较力,弓开如满月,只见右手一松,箭若流星,直奔箭靶而去,就在众人都在聚精会神看箭靶之时,张须陀的动作并没有停止……

眨眼之间,就见箭靶之上,九箭齐中靶心,场下立时传来了一阵雷动之声,张须陀的神射之术,确名不虚传。

杨倓虽然一直都在关注着张须陀的动作,但是到得后来,也没有十分的看清楚,张须陀的动作,这九箭到底是如何射出去的。只看得杨倓也是有些目瞪口呆,一时也说不上话来。

张须陀在射完这九箭之后,跳下马来,走到了杨倓的近前,很是平淡的问道:“燕王殿下,看老夫这九箭,还入得法眼否?”

杨倓幽默的一笑,说道:“张柱国这九箭,入不入得别人的法眼,小王不知道,但小王一直都在紧盯着张柱国的动作,到是到最后,小王也是没有看清楚,张柱国这九箭是如何射出去的。这又如何谈得上入不入法眼呢?”

张须陀听了先是一愣,而后大笑着道:“燕王殿下还真是风趣。老夫这箭术,相传是传自上古时代的后羿射日箭法。这正是最精华的九星连珠齐射。相传后羿就是创下这一箭术,才能射下九日。

这都只是传说而矣。不过老夫这一套箭术,确实传自春秋时期的飞卫箭术。老夫习此箭术,近十年方有所成。”

张须陀说道这里,叹息一声,又接着说道:“可异老夫这一套箭术,至今也未能打到一个传人。老夫本想在秦琼等三人之中,选一个合适之人,怎奈三人在箭术方面,都没有过人的天赋……”

杨倓听到这里,说道:“张柱国,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,机缘到了,张柱国自然会得佳徒,以受张柱国的衣钵。”

张须陀听完之后,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的期盼之色,而后说道:“机缘!机缘是何物?不过,老夫现在确实看到了机缘!”

“噢!张柱国可是遇到了资质上佳之人?那到要先恭喜张柱国了!”杨倓也是有些期盼的说道。因为杨倓从张须陀的话中猜到,这机缘之人,应该就是场中的一位。

而在场中的诸人,张须陀已经说了,秦琼等三人在这方面,并无天赋,那也就是自己这燕王府中的人了。

张须陀看着燕王杨倓,说道:“只是这个人的身份有些特殊,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?”

“张柱国先说来听听,如果有什么曲折,小王可以帮得上忙的,一定也会助张柱国完成心愿的。”杨倓这时就更加的确定,这个人一定是燕王府之人了。

“老夫所看上之人,确实在这方面有很高的天赋。这个人就是燕王殿下。不知燕王殿下是否吃得了这个苦呢?”张须陀说完之后,两眼直直的看着杨倓。

杨倓万万也没有想到,张须陀看上的居然是自己。难道自己真得有这方面的天赋吗?自己怎么都没有觉出来呢!

但杨倓很快就恢复了常态,哈哈一笑,说道:“张柱国不是在开小王的玩笑吧!小王虽然也喜爱骑射之术,但也并没有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啊!”

张须陀说道:“燕王殿下,老夫从刚才燕王的三箭之中,就可以看出,老夫这《飞卫箭经》,非燕王殿下不能传。只是要习成这《飞卫箭经》,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可。”

杨倓听完之后,心中虽喜悦万分,但面上还是表现得非常的平静,说道:“只要张柱国看得上小王,那小王得遇此求学良机,又怎能错过呢!一切都凭张柱国安排。”

“如此,老夫就是长眠与地下,也可以冥目了。老师,咱们的《飞卫箭经》终于可以传承下去了。”张须陀说道这里,神情也是激动万分……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兴隋
加入书架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